DEDE58.COM演示站

时间:2014-09-15 14:40  编辑:admin

前段时间出席了 Zealer 2.0 的发布会,顺便就我作为一家科技创业媒体所关心的一些话题,专门询问了 Zealer 团队(现在应该叫载乐),特别是这个团队现在顶在了风口浪尖的联合创始人 —— 王自如。因此,我想,不如以我关心的这些话题,作为这篇相对主观,评论性质文章切入点,来原版重现一下我在 8 月 27 日晚上三个小时品尝到的丰盛大餐。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谁?偷换了什么概念?

我想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来,昨晚这桌盛宴上,让我们再次突破对一场规则缺失逻辑混乱的辩论能有多难看心理接受底线的人,是罗永浩。

面对这一桌盛宴,我想先尝尝偷换概念这盘菜。

质疑王自如公器私用,接受了手机厂商的投资之后对锤子手机痛下杀手,这对于王自如本人来说的确是杀手锏。但别忘了,王自如已经不是当年的 TechMessenger 了。现在这家完成了锤子手机测评工作的公司名叫载乐,和锤子科技一样,是一家烧投资人的钱做自己的事情的公司,我们谓之 —— 创业公司

在 Zealer 2.0 发布会之后的媒体群访环节,我询问了自称超过 24 小时没睡觉了的王自如,有关这家号称独立、第三方的测评机构,是怎样看待外界评价其为”拿了运动员的钱考虑做裁判“这件事的。

王自如当时告诉我这四句话,不出意外应该是出现在创业公司和投资方谈初步意向时所用的一个专门的,说口头也书面,说严肃也没什么法律效力的一张纸 —— term sheet 上面的:

战略投资人没有董事会席位,放弃投票权;

战略投资人不派高管,不参与公司运营;

随时有权回购战略投资人的股份;

战略投资人最终持股比例不超过 30%。

这里所说的战略投资人,其实主要说的就是顺为,也就是雷军创立的风投机构。当然,王自如后来也自行澄清了自己一共接受了多少家手机厂商——自己审视和批判的对象——投资的钱。这里具体不再赘述,这些厂商分别都是谁,抑或他们品牌之间,品牌与载乐之间,究竟有什么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或裙带关系,因为它们和我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创业公司的大部分来说在新资本引入上应该是这样的:拉到投资,同时投资方派 partner 进入创业公司董事会。但并非家家公司都一样,投资方在入资之后在创业公司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基本在 term sheet 阶段都订好了,双方彼此接受才可以进入下一步合同敲定。如果王自如没有当着 1400 人的面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的话,顺为和雷军,以及其他三家手机厂商的入资,根本无法从公司基本运营规则上对载乐的创始团队控制公司方向,如何进行业务的方式产生影响。

就如新浪科技的郑峻引用自己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经历所言,一家媒体的广告和业务可以,而且本就应该是分开的。你可以把载乐的测评理解为业务,或者产品,把投资人理解为广告,也就是收入来源。载乐一家媒体胆敢放弃自己的公信力,放弃自己做产品的初衷和产品为人喜爱所依赖的独立和第三方身份,接受投资人施压,公器私用去对投资人的竞品进行抹黑。我不认为这样的事会发生在王自如的身上,即便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他个人的身上,但也断不可能发生在载乐的身上 —— 科技测评已经不是他的爱好,而是这家公司的生命。

那么罗永浩究竟在这场盛宴中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盘「偷换概念」名菜呢?

雷军的身份是中国互联网早期淘金者,是在业界享有盛名的创业者。同时,他是一名天使投资人,参与了多家中国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早期投资。而在本次事件中导致他被牵连的身份,是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我看来,这正巧应该是罗永浩作为一名聪明的创业者,一名不想在未来跟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关系搞砸的创业者,所不应该提起的身份。

锤子科技自己也是创业公司,投资方目前已知的有紫辉创投和陌陌的唐岩。拥有了郑刚和唐岩两位天使投资人的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可也当过老师,办过学校,做过网站,应该知道早期创业投资和「包养」,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同的词吧?应该知道后者是一个在常规辩论中算作人身攻击的词吧?

作为王自如的同龄人,我昨晚打开视频看王自如被罗永浩质疑雷军 + 三家手机投资是「包养」,发了一条微博,现在已经删掉了。这条微博大概说的是这种行为和流氓站在寡妇家门口破口大骂寡妇不要脸和给寡妇家盖房的瓦匠睡过觉一样。

拜托,罗永浩,真的是一家准备 B 轮公司的创始人吗?这么说来如果每一位投资人都要和锤子,和罗永浩在身心上取得大和谐,未来等你上市,莫非各大投行都要成为拜锤子神教了?

偷换概念是一种聪明的方式,在昨天晚上这种规则缺失,逻辑混乱的所谓辩论中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如果一定要给这场论战决定一个胜利者,那必然是罗永浩无疑。因为罗永浩这把老油条用偷换概念的方式点到了王自如一个年轻创业者心灵深处哪怕一丝一毫的不自信所导致的痛处:独立,不独立;客观,不客观,第三方,狗屁第三方。跟着罗永浩的逻辑走,王自如没有一丁点胜算。

我之前也提到了,作为一个科技创业口的媒体从业者,我也就点到此为止了。郑峻写道:如果只是一国内创业公司的第一款智能手机来衡量,锤子手机无疑是成功与出色的,但并没有超人一等的优势,更远远没有达到「东半球最好手机」的高度。至于罗永浩是不是从当年西门子公关给他的回复中学到了一些偷换概念的技巧,用「iPhone 是世界最好的手机你也承认,它摔到地上也会碎玻璃」来解释锤子手机是东半球最好手机,我想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也就不必多讨论了。

藐视规则

藐视规则?谁?藐视什么规则?

早上观看各大媒体和自媒体因为被老罗点名而故意装作中立客观的各大媒体对这次所谓论战的点评文章,我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不熟悉消费电子产品产业的朋友,可能会觉得,罗永浩一再打断王自如对于产品的质疑言辞,试图将王自如往自己预先设定好的「圈套」里拐,是违反辩论原则和道德的行为。但我想提醒你们的是:这本身就是一场骂架,谁跟你说当中任何一方需要道德和规则了?智能手机这个行业,就像是五仁的月饼、甜味的豆花、肉馅的粽子或者不能娶的非处女一样,任何行业中的参与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给自己制定规则,无论是载乐给手机测评制定的规则,还是罗永浩给这次所谓论战制定的规则。人人都可以给自己所做的事情自行制定规则,谁又需要规则?

曾在瘾科技担任高级编辑的石先生对于测评的规则有一句非常有趣的描述:評測者最笨的是,明明是主觀的東西,卻把它改得像客觀。

纵观国外消费电子产品的测评,我们可以看到编辑几乎无一例外,大段文字描写上手感受,描写对于自己最关注的手机硬件细节,操作系统软件细节的感受。更有甚者,不叫评测,直接叫做上手(hands on)。

而国内测评则正好相反。不论是由 Zealer 引入的价格越来越昂贵的设备激活了灵感,抑或测评者本身就是测评内容某一方面的专家,总之大家都开始操起各种各样的不知道来自德国日本还是美国的设备,对着测评对象一顿捣鼓。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读者和观众看到了测评者的努力,不知道者努力有什么意义,但相信你的努力一定是有意义的——这意义,其实就是他们对测评者的信任。

这也是为什么王自如的测评视频的浏览量能够达到六、七位数级别的原因。在国内垃圾娱乐内容成灾的在线视频领域内,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读者相信你。

而此时,以创业公司作为自己可以在测评的结果所牵涉重要依据上出现纰漏的解释,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测评结果是所有对测评对象所有可考量的方面经过精细考量的最终结果,如果你选择了用精密仪器,用知识储备,用理性而非感性,用所谓客观而非主观来完成这次测评,那么你最好遵守你自己定下的规则。因为你选择了自己制定规则,然后自己又没能服从这个规则,未来还能指望谁来遵守规则呢?当然,如果载乐说自己还可以进步,我是支持的,但也请载乐,请王自如珍惜现在观众和行业给予一个创业公司的机会,不要以表面严肃客观,实则漏洞频出,且成品出炉之后被人揭短才想到悔改和进步的心态,来面对所有的观众和行业小伙伴。

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罗永浩。罗永浩不是不遵守规则,而是直接藐视规则。

用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认真的人,希望认真的做好每件事,曾经公开表示过要做最好的博客,然后又立志要做最好的英语培训,现在豪言壮志的记录里又要加上东半球最好的手机。

但令我实在想不通的是,一家科技创业公司的负责人,一个「认真」的人,一个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恨不得把墓地里的史蒂夫·乔布斯拉起来让他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者的人,怎么能够如此频繁且毫无顾忌地打断一个自己主动约请前来「聊天」,答应不打断给他五分钟时间的后生的发言呢?

不仅如此,在辩论之前,罗永浩发布了微博制定了本次所谓论战的规则。当规则的接受者服从,规则的制定者却频繁(我没数,有 50 次吗?)违反自己制定的规则的时候……

还能玩吗?

距离昨晚 7 点已经快过去 24 个小时了。在这 24 个小时里我看到的绝大多数 140 字以上 4000 字以内的评论大多认为「没有赢家」,140 字以内的评论大多支持王自如,40 字以内的大多支持罗永浩。我仔细想了想,就没再继续往下写。下一个章节应该是评价罗永浩在所谓论战中体现的道德水平的。不过,这和我这篇的中心思想没有太大关联,也就不必赘述了。

Anyway,我非常享受这桌美味的盛宴,让我既看到了努力进步的创业公司,也看到了无论年长还是年轻的心态不成熟水平不过关的创业者,更看到了一场中国式网络直播辩论的开始能够有多么的无聊,过程能够有多么的调皮,结果能够有多么的丑陋。感谢罗永浩、王自如和优酷。

哦对了我还有个跟头图有关的问题:这俩人私下没交情?谁装 X 了?


首发 TECH2IPO/创见,转载请注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TECH2IPO/创见立场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