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我那个

时间:2021-11-12 16:41  编辑:阿虎

著名经济学家、复杂性科学的奠基人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科学和经济的发展,本质上都是由技术驱动的”。显然,时代创造着技术,技术同样也创造着时代。

 

确实如此,今天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无论从技术角度来看,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都表现出了明显的革命性趋势,它引领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同时也让数智化和数字经济成为了今天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链升级中的主旋律。

 

但与此同时,随着数智化的不断深入,整个产业链显然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产业生态也将会被颠覆和重构。因此,如何把握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历史机遇,重新思考新一代技术在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选择适应性的商业创新平台,加快灵活、韧性的企业数智化建设,不仅对中国企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十分关键,同时也对中国产业链未来的转型与升级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近期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应用软件产品云服务分会、中国软件网、海比研究院主办,用友网络承办的“产业链升级的数智化趋势暨商业创新平台(BIP)支撑生态模式研讨会”在北京用友产业园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上,出席现场的专家和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商业创新需求”、“如何建立跨场景、跨产业链、灵活创新的新型数智化平台”、“关于商业创新平台支撑生态模式的实践”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可以说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链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具参考和借鉴的新路径和新价值。

 

产业链转型升级背后的新挑战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是今年非常“出圈”的一条网络梗,但背后反映的却是曹县作为山东的一个县域小城,却拥有着一个又一个在全国排得上名的产业,以曹县大集镇为例,这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拥有1.8万家淘宝店,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淘宝村全覆盖的乡镇,每年承包淘宝上70%的演出服,2019年该镇电商年产值近70亿元。

 

其实,曹县仅仅是中国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全球的“超级工厂”,各类产业集群也是全球供应链中的超级节点。比如,中国古筝琴有70%的产量都是来自扬州,这里的饲料制造、锻压机床群也都是中国一绝;而广东珠海的打印耗材产业供应了全球近80%的色带和70%的兼容墨盒;而中山市小榄镇的五金锁具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此外,在浙江也有温岭大溪镇的水泵之都、绍兴新昌县轴承之乡、杭州桐庐分水镇的制笔,他们“各有千秋”,也正是这些产业群的汇聚构成了中国超强的商业活力和创造力,让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制造奇迹。

 

但客观地说,中国大部分的产业集群最初都是处于“原生态”发展,尽管它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已经完成了“骨骼”的切换,而后经历过野蛮生长的二十年,虽然目前看上去仍处于优势阶段,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全新挑战,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做观察:

 

一是,从宏观环境看,面对疫情的“新常态”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链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普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天花板,产品质量精度低,差异化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再加上在“双碳”战略的大趋势下,无论是人力、环保、材料等成本的逐年上涨所带来的压力,都让整个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变得“迫在眉睫”。

 

二是,从技术创新看,今天数智化的转型和创新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去年国家更是首次将数据与土地、资本、劳动力并列为关键生产要素,并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愿景,此举可谓意义重大。此外,国家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也希望从等个方面帮助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就有60余个千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如果数字化转型能拓展10%的产业价值空间,每年就可以多创造2000亿美元以上的价值。所以,如何更好的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在企业的融合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是,从产业升级看,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链在发展中也正在面对两大关键的新变化:首当其冲的是目前中国正处于消费不断升级的时代,消费者不再一味追求低价,而是更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这也在倒逼企业向数智化转型和升级;此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化的竞争已由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链间的竞争,逐渐转为产业集群、产业网络和产业生态系统之间竞争,因此由过去的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化再走向产业共同体也成为了“大势所趋”。

 

不难发现,无论从宏观政策,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升级角度来看,都预示着中国企业和产业向数智化转型已刻不容缓。但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那样,今天面对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新概念的接踵而至,大部分中国企业在通往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其实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迷茫。那么,对于未来中国企业和产业链的数智化的转型与升级,究竟需要从何处入手,才能迈出关键一步呢?

 

走向产业互联网是未来新路径

 

在本次研讨会上,海比研究院高级研究经理汤化峻给出的观点是——“用产业互联网的手段重构和再造各个行业,是对产业链升级的最佳路径。”

 

他表示,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经历过四个阶段,即部门级信息化、企业级信息化、集团级数智化以及生态级数智化,而目前正处于集团级日趋成熟,产业级萌芽的新阶段,因此要实现集团级到产业级数智化的“跃迁”,那么走向产业互联网是较为明确的升级路径,而目前产业互联网在中国的落地也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

 

可以看到,中国产业聚集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基础设施好,制造水平高,具备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条件。同时,大多数产业面临的痛点是企业品牌力弱、人工成本增长迅速、产业信息碎片化,并且产业供需两端存在大量闲置资产。无论从哪个切入口入手,都有很大机会重构和再造产业,激发创新,实现生产力。此外,大量案例也表明,用产业互联网的理念连接、共享、创新,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丝毫不亚于消费互联网的头部企业。

 

当然,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现产业互联网的落地,同样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具体来看:

 

首先,是传统的管理软件(ERP)无法解决企业由内部管控更多走向外部协作的需求。这背后的大环境是,过去很多企业的应用往往都是建立在比较陈旧在管理软件平台之上,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只能通过单一智能化应用的开发,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但这种工作“事倍功半”,反而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孤岛”。

 

在用友网络副总裁、用友研究院院长吕建伟看来,中国企业在走向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无论是应用的需求,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的挑战都出现了和过去“截然不同”的变化。因此,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商业创新平台来做支撑,在产业层面实现协同,由数据+流程驱动,利用商业创新平台重构业务逻辑,在提供标准化能力的同时,又能支撑企业构建新的个性化应用,实现社会化资源调度和数据融合,并且能够在技术、应用、场景方面可进化和可迭代。

 

其次,是尽管目前数智化的门槛降低,但企业部门和行业间有差距,缺少相互协同,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白皮书调查显示,今天仍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型企业数智化转型还处在初级或者中级阶段,达到高级阶段的企业只有5.3%左右,背后的原因是随着数智化转型的推进和深入,很多企业很难找到成熟案例做参考,特别是大型企业很多都是集团化经营,规模较大,数智化转型需要新的探索和实践。

 

更为关键的是,在新形势下,数智化转型也带来了更大范围、更多维度、更高层次的内外部连接,组织间的协作密度呈现指数型增长,如何通过平台化和生态化的连接,构建数智化的运营体系和平台,是众多中国企业走向产业互联网中面对的最大难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吕本富就认为:“产业互联网平台由谁来建设、谁来运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可以看到的是,行业龙头做、行业协会做、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园区实施,是当前的三种比较典型的实践方式。”

 

最后,是随着数智化转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就变得更加至关重要。但由于在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硬件较重而软件较轻的失衡局面,而中国的工业互联网要走向快速落地,产业互联网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一条软硬兼施,协同发展的新路,这就要求中国企业需要尽快强化自主创新的能力,并重新审视企业数智化转型和升级的发展路径和所选择的平台。

 

在这方面,国家也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工业互联网”一词就在“十四五”规划中被提及三次。此外工信部在今年1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也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行业和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具体举措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等等。对此,中国信通院政经所副所长何伟也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化生态化是一个趋势,未来整个产业向会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和创新生态,因此这就需要市场提供新的商业创新平台解决未来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问题,加快行业化应用的规模化发展。”

 

由此可见,面对汹涌的数智化商业浪潮,如何简单、便捷、快速地开展商业创新,是中国企业和产业链转型升级中最为核心的诉求,因此这就需要一种超越传统ERP的商业创新平台,作为中国企业和产业链数智化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支撑,由此才能更快速地走向产业互联网,同时能够更好的应对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环境下的数智化新挑战。

 

平台先进筑牢数智化的新底座

 

也正是洞察到这种全新的需求和变化,用友BIP“应运而生”,它带给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业务支撑,更关键的是能够帮助企业通过数智化实现商业创新,包括产品和业务的创新、组织和管理的变革,进而重构企业的发展力,让商业创新变得更加简单,更能够加速产业互联网的落地,促进中国产业链数智化的转型和升级。

 

事实上,相比传统的ERP,用友BIP实现了三大维度的重大创新,即“理念领先、架构前瞻和场景优先”,也正是源于平台的先进性和领先性,用友BIP平台无疑也成为了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加速器”和产业链数智化升级的“新底座”。

 

第一,理念领先,指的是用友BIP包含并领先于ERP,表现在商业价值、技术价值和应用模式上,相较于传统的ERP聚焦企业内部的资源计划和管控,用友BIP更强调的是商业创新能力,以及平台支撑能力,是“业务+IT”的一体化的全面创新,此外用友BIP在理念上的领先,还表现在希望帮助企业实现从内部驱动到外部驱动的转变,从过去的记录管理转向连接、共享和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友BIP是真正从目前数智化转型的本源需求出发,让技术和服务更靠近客户,是真正的基于客户需求的商业创新平台,因此它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企业从ERP走向BIP,并且依托商业创新平台,还能实现数据驱动的全新运营模式,灵活、敏捷地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同时能在产业互联网落地的过程中,掀起来了新一轮的创新和迭代,而这种理念的领先性以及平台的创新性,相信也会推动更多的中国企业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管理范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第二,架构前瞻,指的是用友BIP是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云原生(含微服务)、元数据驱动、中台化和数用分离的架构设计,不仅涵盖了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业务服务与数据服务等形态,同时也集工具、能力和资源服务为一体,能够服务企业与产业商业创新的平台型、生态化的云服务群。

以面向成长型企业的YonSuite为例,其不仅承接了用友BIP先进的发展理念,同时还以“用友BIP商业创新平台面向成长型企业的纯公有云服务套件”的产品定位重构企业发展力,让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产业链之间的连接、共享、协同变得更加便捷,让整个产业运行的效率更高,资源匹配更加精准,创新突破更加显著。

 

比如,四川供销云就与用友深度合作,推进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数智化转型,全力打造供销社社会化服务商业创新平台。在此过程中,四川供销云通过用友YonSuite+YonBuilder低代码开发平台,成功构建一体化“村集体三资管理创新平台”,将资产资源管理模块、专项资金核算管理模块、农民合作社管理模块三资合一,集成“供销云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可见,四川供销云选择YonSuite和 YonBuilder 低代码开发平台完成了数智化的转型升级,也从另一个印证了用友BIP和YonSuite具有专业、高效构建、可扩展性、数据能力与平台能力等综合的平台化和一体化的优势。

 

第三,场景优先,指的是用友BIP还打通了“产业链财务协同、产业链营销服务协同、产业链供应商协同、产业链设计制造协同、产业链仓储物流协同”五大产业链场景,不仅提供了全价值链场景化服务,同时也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共创,能够真正加速整个产业链数智化升级的速度。

 

为此,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BIP产品部总经理张成雨表示:“不同企业对产业链的具体需求场景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从BIP架构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产业链场景的需求变化,用友BIP发布一年以来,新增场景化应用255个、服务特性926个、API接口1531个,已有14656家大型及中型企业客户选用了用友BIP,而在新时期,用友BIP也将会保持进化。”

 

当然,无论是产业链的数智化升级,还是产业互联网未来的落地,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演进和迭代的过程,特别是用友BIP作为这个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但需要更好地融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同时也需要在场景化和生态化等方面不断地打磨和穿透,由此才能借助商业创新平台的能力变革流程、赋能组织,转变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正如用友网络副总裁傅毅最后所言:“打造产业互联网,实现产业级数智化的支撑,既是用友公司的战略,也是整个产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因此,未来我们会继续强化用友BIP在平台化、一体化和生态化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也会积极联合更多头部企业和先进企业来共创产业互联网,繁荣产业生态,共同促进社会级数智化商业创新平台的发展,最终为整个产业链的数智化升级提供更大的驱动力。”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数智化转型也成为企业和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而用友BIP的出现,不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灵活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商业创新平台,也为他们寻找到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奠定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底座”,这是未来产业互联网快速落地的重要所在,更是之于整个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标签:

热门标签